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BBC事實查核:女性專用車廂能讓旅程更安全?

在大眾運輸設置女性專用隔離車廂顯然不是長遠之計,這項措施可能會將「女性需要保護」的思想具體化,且從報導提到的東京數據看來,女性隔離車廂反倒有可能成為騷擾更容易發生的地點?
台北捷運以往也有所謂的「夜間婦女候車區」,經由台北市女權會建議後,才將該區域改為「夜間安心候車區」。畢竟安全本就是每個乘客都需要的,並不是只有女性的安全才值得需要被維護,而女性當然也應該享有即使與男性相同的自由,無論是否在所謂的「保護區」都有不被騷擾的權利。
與其消極設立婦女車廂、婦女候車區,不如持續改變女男權力不平等的狀況,如此女性才能有更安全的所在。關於這點,不知道還設有婦女專區的
fun臺鐵 是否也會考慮改變?
  
報導節錄:
在大眾運輸工具上的騷擾行為通常不會被報道,而即使登記有案,很多國家也不會公開此數據。
有時候性別隔離是因為文化原因,但大部分採用女性專用車廂的國家是因為有性騷擾問題在先。
在這些城市引進性別隔離車廂前,情況可能變得更危險。
唯一能夠做的評量方式就是比較設立女性專用車廂之前與之後的情況差別,但關於這方面的資料很少。
目前只有東京能提供這樣的資料。
在2004年,當局開始在一些列車上設立女性專用車廂。
一年之後,女性在東京受到猥褻的報道下降了3%,但在設有設立女性專用車廂的兩條鐵路線上,性騷擾的比例上升了15%至20%。
----------------
如果性別隔離車廂讓女性在精神上感到安全,它們不該被推廣嗎?
雖然遭到性騷擾,但林恩可不這麼認為。
相反的,她認為改變肯尼亞社會應該從全社會實行騷擾零容忍著手。
她也指出,就算女性在通勤途中感到安全,她們下車後還是可能遭到騷擾,情況甚至會更嚴重。
林恩不是唯一一個認為女性專用車廂是誤用的人。
許多學者和政策專家認為,分隔車廂只是一個捷徑,而這反而使女性遭騷擾正常化了。
專家學者們指出,這讓女性期待能有一個地方躲避騷擾,而不是從根本去解決加害者騷擾女性的行為,或是施行更有效的政策。
國際汽聯基金會(FIA Foundation)的報告指出,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對女乘客的安全所採取的不同保護措施,包含性別隔離在內,「並沒有強調(騷擾)是無法被接受的行為」,並且「確認了女性不應該被允許自由旅行,她們需要被給予特別關注。」
日常性別歧視(Everyday Sexism Project)項目的創辦人勞拉·貝茨(Laura Bates)也同意,這等於是默認對女性施襲。
她對BBC廣播第四台(BBC Radio 4)說:「針對加害者的方案才是打擊性騷擾的正確方式……女性專用車廂傳遞出一個訊息就是──騷擾不可避免,我們應該把女人聚集起來防止騷擾發生。」
我們擁有的資料顯示,女性認為在隔離車廂中旅行讓她們感到安全,但隔離車廂無法將騷擾的根源解決:社會接受度、權力不平衡,且對加害者缺乏懲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