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梅克爾幫了誰?德國女性看似高高在上 事實並非如此

蔡政府執政到目前為止,先後兩任內閣部會首長的女性比例都是歷來最低,性別平等教育節節退守,婚平法案停滯,重大政策制訂如長照、年金等,都沒有周全的性別主流化觀點。國家產生女性領導人不代表性別平等會自動隨之改善,還需要執政者打開性別之眼。
報導節錄:
德國年輕人在女性掌政的世代下長大,女孩的夢想多了總理的選項。德國女性看似有機會攀上高位,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瑞典非營利AllBright基金會調查發現,德國160間上市公司中,名叫湯瑪士的執行長比女性執行長還多出兩倍,其中93%的董事會成員為男性、近75%的企業營運團隊中沒有女性。根據法律規範,企業必須公告招募領導階層女性的目標,許多企業樂意掛零。梅克爾領導的內閣同樣存在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她允諾連任後籌組性別平等的內閣,但國會的女性人數早已下跌。
德國女性主義者安妮.比佐瑞克說:「因為梅克爾,德國在國外的形象更進步,但事實上並沒有。」帶薪育嬰假等政策在梅克爾政府緩步推動下改善,但就業環境對職業婦女的歧視仍深。「就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未能終結美國的結構性種族主義,梅克爾也解決不了德國的結構性性別主義。」
許多登上或接近高位的女性則說,她們常被評斷且不受尊重。德國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執業合夥人安潔莉卡.胡柏-斯特拉瑟說:「德國社會不尊重職業婦女,我們被稱作『烏鴉媽媽』,因為烏鴉會把幼鳥推出巢外(指將孩子託給褓母照顧)。」
她認為,德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很矛盾。她說:「如果生了小孩在家當全職媽媽,這樣對社會的沒有貢獻。如果有小孩又去上班,就成了烏鴉媽媽。如果女性工作沒生育,則成了冷漠的女人。所有情況對女性來說都很困難,梅克爾沒有出手相助。」
德國專欄作家馬格列特.史托考夫斯基說:「身為全球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梅克爾為何不能徹底說明性別平等問題?她避談整個主題,因為她明瞭一旦開啟這個話題,就得先承認目前情況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