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創作無界》:為美國讀者打開一扇認識華人女性藝術家的窗

難得有專門介紹華人女性藝術家的書籍。
內文節錄:
《創作無界》選擇的藝術家,是由亞洲文化協會長年來所贊助的藝術家計畫中所挑選,該協會前身是洛克斐勒家族所設立的人才獎助計畫,台北分位設立於1995年,2010年更名為「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截至2017年已贊助台灣藝術家超過350人,全球則已有超過5,000名藝術家受亞洲文化協會所資助相關的創作計畫。華敏臻在新書發表會上說到:「一開始構想這本書,其實不單只想選女性藝術家,然而許多男性藝術家在國際上已有相當知名度,相對來說亞洲的女性藝術家對美國而言卻相當陌生。」她自己也曾在1984年受到亞洲文化協會的獎助。「這是一本針對美國讀者所撰寫的亞洲女性藝術的介紹書籍,」華敏臻強調。
不只是書中所介紹的藝術家,《創作無界》在紐約、香港的新書發表會上,得到了藝術家們的響應,曾受過亞洲文化協會資助的藝術家們皆出席現場;台北發表會上書中的三名主角王心心、碧斯蔚.梓佑與侯淑姿皆在現場介紹了訪談經過,並且分享了過去受亞洲文化協會贊助的創作項目。王心心在協會的協助下前往日本學習薩摩琵琶、碧斯蔚.梓佑則先後去了美國、西班牙,並將她所學習的佛朗明哥舞蹈結合原住民祭儀、音樂、詩歌,創作出跨領域、跨媒體的現代舞蹈作品;侯淑姿作為以攝影為主要媒材的視覺藝術家,則在亞洲文化協會的贊助下,前往越南拍攝外籍配偶的故鄉,這趟旅程是她自2005年至2009年「亞洲新娘之歌」系列作品的重要部分,書中也特別談及了她近年投入眷村保存運動,以及拍攝眷村女性的新作品。
女性藝術家在亞洲地區受到的重視相較於男性藝術家較少,相較於美國1970年代蓬勃發展的女性主義思潮以及女性藝術,亞洲地區直到1990年才有了較為熱絡的討論。以侯淑姿為例,書中將其列為台灣女性藝術發展的第一代藝術家之一,她自1994年自美國學成返台後,參與了1995年在伊通公園所舉辦的「不只是為了女人」個展,在此前她也曾參與1987年舉辦的「盆邊主人-自在自為,亞洲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是1990年代台灣女性藝術歷史的重要展覽。華敏臻在發表會上展示了革命志士秋瑾的照片,說道:「亞洲的女性運動發展比美國還要早,美國要到1920年女性才能投票。」
------------
華敏臻為了《創作無界》進行前期研究時意識到,美國藝術研究和出版品中,鮮少有對華人女性藝術家的介紹,而她想要的就是寫一本尚未存在的書,她說道:「全世界的女性藝術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模糊』,」她說明了美國藝術圈對女性的忽略後,接著指著布幕上大大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時笑著說:「這句話就是你們的問題了,儘管我們再怎麼不認同這句話,這都是讓人沮喪的。」隨著這本書的問世,亞洲的女性藝術家的形象將會比起昨日更為清晰。藝術家侯淑姿在會後說道:「女性觀點終究有別於男性觀點,無論時代進展如何,永遠都不該迴避女性觀點。」華敏臻的工作意義便是在會中互相擁抱、握手的女性情誼中,真實地被藝術家們活了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