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偉與李屏瑤熟稔到什麼程度?楊佳嫻笑稱:他們常偽裝成夫妻、兄妹、飼主與寵物……
2017年2月24日的文學沙龍由紀大偉與李屏瑤朗讀,楊佳嫻主持。紀大偉選讀的作品是〈同志逍遙遊〉,李屏瑤則摘錄她的首部小說《向光植物》後半部幾個段落。
李屏瑤首部小說原先在PTT連載,斷斷續續寫了五年,後來又加了一萬多字出版,名稱從《老夏天》改為《向光植物》,描述主角從大約十六歲在學的年紀到出社會之後二十六歲左右這十年之間的轉折。她企圖把同志文學中的女校傳統帶離校園,走進現實社會。希望所有的小孩都能像植物一樣,向光生長、向美好的地方生長。
楊佳嫻盛讚李屏瑤是一位優秀的採訪者,對於人及文學作品的掌握非常精確,而且還能寫出一份特殊的情味;她的小說亦寫得好,女校的環境也是台灣同志文學史中一個特殊的文化傳統,《向光植物》帶讀者回到純情的學生時代,打動許多尚未出櫃的同志,具有強大的召喚力。
在過去的同志文學中,女同自殺好像已成為一個抒情傳統,但李屏瑤想寫女同志不自殺的故事。她觀察到,上自許多六年級生,下至現在的高中生,在失戀時多會閱讀邱妙津的作品,如同當你踩在深淵裡,卻還看著另一個深淵,沒有別的範例教你如何走出深淵。以前的同志小說,知名的如《孽子》、《逆女》,主人翁不是出國就是離開這個世界,似乎都沒有更好的選擇,究竟同志該如何好好活著長大?所以她希望寫一個新的故事,揭示一個新的可能性,不必選擇極端的方法。在人生的某些階段,逃避只是暫時的策略,她強調,「不需要和你的大魔王正面交鋒。」
然而為什麼在文學裡看到的同志,男同喜歡出國、女同常選擇死亡?紀大偉分析,二、三十年前,很多同志覺得未來沒有希望,解脫的辦法唯有離開當時的時間(不管是真實的死亡或隱喻的死亡)或空間(出國或旅行,不是為了娛樂、休閒,而是去尋找一個身心安定的地方),當然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
此外,紀大偉與李屏瑤提醒讀者,務必把敘述者與作者分開。「書中的角色和作者是兩回事。」紀大偉說,文學是另外一個世界,對號入座將使文學變得非常無聊。李屏瑤則舉例,她曾被《向光植物》的讀者追問:「妳現在還有和學姊繼續交往嗎?」其實讀者想問的應該是「敘事者與學姊的後續發展」,而非「作者與書中人物的後續發展」。
最後,楊佳嫻總結,過去當大家都不了解同性戀的時候,只能透過文學來認識一二,所以文學不僅是藝術的結晶,同時也扮演著文化上指引與溝通的橋梁。這次的朗讀活動,為同志文化與台灣的關係,帶來再次的啟發。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4766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