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女同志們的集體創作:重訪《女朋友》雜誌

蔡雨辰(前《破週報》執行主編)採訪《女朋友》雙月刊的珍貴報導。
報導節錄:
「我們之間」是台灣第一個女同志團體,成立於1990年2月23日,成員含括各階層與年齡層,曾加入的會員超過4000人。《女朋友》為旗下出版的雙月刊雜誌,1994年10月5日創刊,共發行35期,至2003年4月停刊。
相較於同時代亦關注性/別議題的雜誌如《愛報》、《島嶼邊緣》、《騷動》,《女朋友》在定位與操作上有其草根性格。除了創刊義工為資深編輯,第二代義工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因為輪值執編的制度,每位成員皆有機會在刊物中執行自己關心的題目,在這個場域中分工協作、努力打造出一本集體的刊物。幾位受訪者皆曾提到,當時「大家在團體裡都很平等,並不因為年紀或資深與否就有比較多決定權。」
如此工作模式反映在《女朋友》的內容便是其鮮明的草根性,整體內容約可區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記錄拉子生命狀態與生活樣貌,《女朋友》的專題處理方式多是以座談紀錄或採訪的形式,邀集與主題相關的人物直接對談,如:歐蕾(old lesbian,意指約40歲以上的女同志)、雙性戀、婆;或是與親密關係相關的議題,如:性高潮、婚姻、購屋、情趣用品;或是在各種社會關係中的女同志處境,如:過年、假結婚、如何出櫃。此外,「同志職場」專欄訪談了各行各業的女同志,「雙人枕頭」呈現了交往多年的拉子伴侶的生活樣貌。
二是藉由較具新聞時事性的報導描述當時的同志生態與處境,「同志動向」專欄載錄同志大事及重要資訊;「同志運動場」則記錄了當時的重要事件,如:新公園,台大強迫出櫃事件;「巫婆肥皂箱」以女同志的觀點解讀社會新聞,如華視新聞偷拍事件、文大講師簡維政疑似性騷擾事件、黃錦洲滅門案等。三是運用一系列策略攤分權力與工作給讀者,在雜誌上開闢交流與互動的空間。問答式的「Dyke Box」解答同志疑難,「七嘴八舌」則開放空間讓同志們討論議題,「放電小站」則提供轉信服務,成為前網路時代的重要交友平台。
有趣的是,「我們之間」雖然累積了社群內的人力與資源,卻非所有成員皆帶著「做運動」的意識而來。如怪貓所言,她認為自己在生活中實踐女同志認同,從未標舉自己在做同運。辛夷則很清楚這是「下班後所做的事情」,阿邦參與團體前也不知道什麼是社會運動,只認為自己是來「做一點事情」,會畫畫就畫畫,會拍照就拍照。
訪談時,我逐漸在這群幾乎退下前線的義工們的言談間感受到「我們之間」烙下的重要痕跡,團體雖然結束了,面對《女朋友》的謹慎態度卻未曾鬆懈,顯然,「集體」是一個理解《女朋友》的關鍵字。「不能代表《女朋友》雜誌」反映的是一種可能僅存於1990年代的集體意識感,在那個無法出櫃的年代,做為女同志其實得靠「我們」之間的彼此扶持才得以完成,誠如小貓於訪談最末給予《女朋友》的定位:「很難得有這麼長的時間累積了許多女同志的生命,《女朋友》其實是一個集體創作。」
女同志們的集體創作:重訪《女朋友》雜誌
http://tsaiyuchensa.blogspot.tw/2017/02/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