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黃頌竹/品格教育能不能取代同志教育?

引自內文:
如果孩子們對「複雜的性別觀」一無所知,那麼在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之下,就仍然可能認可「世上只有男孩和女孩,男孩就應該如何,女孩就應該如何」的觀念。在此觀念下,孩子「尊重」他人的動機,可能引發預期之外的行為。
例如面對個性柔軟的男孩,可能就會熱心地「幫助」對方改變自己的氣質,成為剛強果敢的男孩。又或者一個性格豪邁的女孩,她身邊的孩子也可能會熱心地「幫助」她改變自己的氣質,成為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孩。
這些孩子採取上述行動,是出於良善意念,而非不尊重的動機。但這樣的行動卻會令那些與主流性別觀不同的少數孩子活在不必要的壓力之下,包括面對來自其他孩子熱切盼望他們改變的壓力,更包括了面對「自己不應該與主流性別觀有所不同」的自責壓力。這些問題都不是單純的「品格不良」問題,而是「知識不足」所致。
因此,在缺乏同志教育的情況下,即使可以成功地在每個學童身上都養成「尊重不同生命個體的品格」,仍然不足以創造一個讓各種不同性別氣質、性別或性傾向認同的個體,都能充分受到尊重的環境。與其說品格教育可以取代同志教育,事實卻是:為了成功的品格教育,我們更不能放棄同志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