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家都反映的問題」,是否要先檢視「大家」是誰?是刻意動員的反同人士,還是真正能反映多元意見的各方代表?在人為動員施壓下,連老師都說出學生不需要讀(多元性別)的言論,性別平等教育還要退到哪裡去?以老師這種心態,碰到性少數學生真的能提供協助?
所謂家長又在干擾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教育部到底能不能堅守專業?
所謂家長又在干擾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教育部到底能不能堅守專業?
報導節錄:
一位發言民眾表示,性平教育用同性戀的觀點獨尊同性戀,而不是講男女性別教育,「完全沒有提到情感教育、性教育、臨床醫學等;」多位家長提及,偏見或歧視、社會平權是社會運動的語言,不應該放在課本,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有其他性傾向,會尊重他,但不需要在國小階段一直強調性別多元,或「性別的流動」、「性別光譜」等,反而讓孩子混淆;有家長質疑,為何談到家庭是建議了解「多元家庭」,而不是小家庭、三代同堂、單親家庭等各個角色的分工。
一位發言民眾表示,性平教育用同性戀的觀點獨尊同性戀,而不是講男女性別教育,「完全沒有提到情感教育、性教育、臨床醫學等;」多位家長提及,偏見或歧視、社會平權是社會運動的語言,不應該放在課本,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有其他性傾向,會尊重他,但不需要在國小階段一直強調性別多元,或「性別的流動」、「性別光譜」等,反而讓孩子混淆;有家長質疑,為何談到家庭是建議了解「多元家庭」,而不是小家庭、三代同堂、單親家庭等各個角色的分工。
一位與會的老師建議,高中階段的性平教育,對於他人的性傾向是否「尊重」就好,不需要「接納」;另一位地理教師則建議,如果大家都反映的問題,是否編在教師手冊,不要編在課本,讓老師當作補充教材,如果班上有同學的性傾向需要幫助,老師可以酌用,其他同學則不需要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