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利博士以男性身分過一生的原因也許是在那個時代以男性的身分追求志向較容易達到;也可能與他的身分認同有關。他精彩的一生也告訴我們,生理性別與成就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
內文節錄:
1865年,英國外科醫生詹姆士‧貝利博士(James Barry)去世時造成社會不小的轟動,所有資料都顯示出貝利豐富多彩的一生:他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外科醫生,並被拔擢為軍隊最高的醫療職位「軍醫院總監」,服役範圍遍及整個大英帝國領土。他的脾氣也是出了名地暴躁,不但曾與上司爭吵、跟同袍進行決鬥,甚至還斥責過南丁格爾(Norwegian Nightingale)。他以古怪的性格聞名軍隊,是一名奉行人道主義的醫生、熱誠的公共衛生改革者、滴酒不沾的禁酒者和素食者,而且還喜歡帶著小動物旅行。
但是,上述事蹟皆與他死後引起的爭議毫無關聯。直到貝利博士去世後,清洗遺體的女僕才發現「他」其實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女性」,而且腹部還有生過孩子的妊娠紋。貝利的真實性別震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社會,從不知名的小報記者到大作家狄更斯都對這樁離奇的事件做出評論:小報猜測她其實是喬治三世的私生女,狄更斯則在一篇題為《一樁懸疑故事》的文章裡探究此事。
在女性被禁止接受大多數正規教育和允許行醫的時代,貝利巧妙地逃過愛丁堡大學、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和英國軍隊的法眼,成為英國第一位女性醫師。正如《愛爾蘭時報》對新出版的傳記《貝利博士》(Dr James Barry)所下的評論:「作為詹姆士‧貝利的她度過了大膽前衛的一生:英國第一位成為醫生的女性;第一位在非洲成功執行剖腹產手術的醫生;醫院改革和改善衛生的先驅;第一位在英國軍隊官拜將軍級別的女性(由維多利亞女王簽署的貝利委員會至今仍然存在)。」
貝利的真實身分其實非常平凡,退休外科醫生麥克‧杜‧普雷茲(Michael du Preez)與傳記作者傑瑞米‧德龍菲爾德(Jeremy Dronfield)合著的《貝利博士》新傳記與1958年伊莎貝爾‧雷的第一本貝利博士傳記的推測相符,經過研究追查新的文獻產生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貝利博士的真實身分為1790年出生於愛爾蘭科克的瑪格麗特‧波克利(Margaret Bulkley)。
瑪格麗特是一位愛爾蘭零售商的女兒,其叔叔為著名的愛爾蘭藝術家詹姆士‧貝利(James Barry)。她的青少年時期充滿艱辛和悲劇,父親因欠債入獄多年,十幾歲時還遭到一名家族成員強姦,被迫生下孩子。但十八歲時的瑪格麗特已經長成聰慧成熟的女孩,她嚴厲譴責那揮霍無度的哥哥說:「如果我不是女孩,我會成為一名軍人!」結果次年,她還真的走向了這條不太可能實現的夢想之路。
瑪格麗特受到精神導師和監護人、委內瑞拉籍將軍法蘭斯科‧米蘭達(Francisco Miranda,與瑪格麗特的叔叔貝利交情深厚,並幫助她保守性別秘密)的鼓勵,脫下裙裝穿上馬褲,取了已故藝術家叔叔詹姆士‧貝利的名字,從姪女轉變成姪子身分,並運用叔叔留下的一小筆財產,前往愛丁堡大學就讀醫學院。她精明地謊報真實年齡,以解釋自己沒有鬍子的下巴和嬌小體格。
-----------
當貝利去世後,許多人紛紛跳出來宣稱早已猜疑他其實是女性,有些人甚至聲稱親眼目睹過直接證據。但事實上在他有生之年中,很少有人懷疑他的真實身份。在瑞秋‧福爾摩斯2002年撰寫的傳記裡,曾提出貝利是雙性人的可能性:她根據貝利在愛丁堡大學撰寫的疝氣論文,推測他出生時可能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徵,從小以女性撫養長大,成人後才選擇以男性身份生活。但普雷茲和德龍菲爾德則駁斥了這種觀點,並認為貝利決定以男性身份生活「動機更多是出於追求志向,而非身份認同」。
-----------
當貝利去世後,許多人紛紛跳出來宣稱早已猜疑他其實是女性,有些人甚至聲稱親眼目睹過直接證據。但事實上在他有生之年中,很少有人懷疑他的真實身份。在瑞秋‧福爾摩斯2002年撰寫的傳記裡,曾提出貝利是雙性人的可能性:她根據貝利在愛丁堡大學撰寫的疝氣論文,推測他出生時可能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徵,從小以女性撫養長大,成人後才選擇以男性身份生活。但普雷茲和德龍菲爾德則駁斥了這種觀點,並認為貝利決定以男性身份生活「動機更多是出於追求志向,而非身份認同」。
也許當初簽署貝利死亡證明的醫生所言甚是:「不管貝利究竟是男還是女,這都不關我的事。」貝利博士不該只因聳人聽聞的性別問題被世人銘記,而是她致力於改善英國士兵及平民健康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