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專訪KA WA KEY:喚醒隱藏在衣服下的男性陰柔面

男性服裝的款式和類別明顯少於女性,服裝設計走向中性,益於解放男性的外在形象。
報導節錄:
「男」和「女」兩個性別之稱背負了太多枷鎖,潛意識中總被認為前者要陽剛,後者要陰柔,甚至這種定型也限制了兩者的穿衣風格,多少人囿於這固有形象,將自己真實的靈魂與個性隱藏在衣裝之下。由設計師Key Chow(香港)及Jarno Leppanen(芬蘭)共同經營的男裝品牌KA WA KEY正希望透過時裝來探索亞洲男性背後的感性文化及美學,引領他們表現出自己的陰柔面,毋須裝出剛強的形象。
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芬蘭赫爾辛基,他們在倫敦相遇後一拍即合,Jarno便加入Key的男裝品牌KA WA KEY,成為設計師之一,共同以時裝來突出男性在自我探索後卸下一般陽剛的外表,温柔浪漫的特質隨之浮現。為何品牌又要特地強調亞洲男性?「亞洲男性較為理性及壓抑自己的情感,不像西方人直接將所思所想表達出來。」Jarno解釋說。
--------------
群居的動物就需要認同感,人類亦不例外。漢語之中,時裝的「裝」其實也可解作「佯裝」,穿衣者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披上符合大眾期望的衣服、塑造相應的形象,佯裝自己與他人無異。然而隨着文化多元發展,時裝設計也從涇渭分明的男、女裝加入中性、無性設計。KA WA KEY便是透過時裝來認同男性亦可具有柔和之美,提供另一種了解自我、他人的方式。
在「男強女弱」之外,愈來愈多人亦同樣接受「男弱女強」,甚至直接淡化男、女標籤。於Key、於Jarno來說時裝是一種擺脫固有性別形象的工具,但他們亦從社會不同方面看出這是個大趨勢。「韓流文化中也有很多具soft masculinity特色的男藝人,經名人效應、媒體報導後柔弱的男性形象便被廣為接受。」Key從大眾文化上來分析,而Jarno又有另一個角度:「我看粵劇中也有男生出演女角,看到他們的化妝讓我大開眼界,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早已接受具陰柔氣質的男性。而現時芬蘭的學校中不再以『男孩』、『女孩』來稱呼學生,只會直接叫喚他們的名字。」
KA WA KEY設計的男性形象有別於傳統對「男性」的認知,問及各地觀眾對他們品牌的接受度,Key和Jarno認為亞洲市場比歐洲市場更開放,比想像中能夠容納更多元的時裝風格和新式布料,尤其以上海的時裝發展走得最前。他們早前透過Labelhood在上海時裝周期間舉行品牌專屬時裝騷,主辦方給予他們絕對的自主權去決定展示形式,能夠充份表達系列概念。Key和Jarno便一改天橋騷慣例,在場地內將行為藝術融入時裝表演,模特兒被蒙上半透明的布料來演出各種動作,表達出Fried Rice in the Closet系列掙扎、探索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