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善牧基金會/你們的孩子為什麼不讀書?

多一點接納與同理,或許會成為他人改變的力量。
內文節錄:
身為一名少女安置機構的社工督導,常有人問我:「你們的孩子為什麼不讀書?」就連新進社工也難免會有這樣的疑惑。
聽到這句話我最初的反應是難過,甚至有點生氣。可是,現在的我不這麼想了,我選擇「好好回應」人們提出來的疑問,只要有人願意聽、願意敞開心胸去理解中途少女一路走來的艱辛,多一點接納,這群孩子離開機構後的生活就有機會走得更平順。
------------
學生每天到學校都是準備好學習,一般人是這麼認為,但事實上,中途之家的少女今天去到學校後情緒不穩定、無法專注,可能是因為前一天出庭,或是前一晚自殘、抑鬱、失眠。
許多創傷的孩子接受安置之前,課業老早跟不上其他同學。日夜淹沒在混亂、浮躁的生活裡,這群孩子隨時處於「備戰」狀態,一句貶抑的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觸發孩子攸關生死的恐懼感,引發各種情緒行為反應。
善牧會讓新進社工嘗試角色扮演:假裝是孩子,手捧著書複習功課,左邊站著一個人不斷對她咆哮,右邊另一個人則作勢要打她,藉以讓社工理解創傷,以及理解當孩子長期處在暴力與壓力的環境,念書這件事對孩子而言遠遠不及安全與生存的議題。
如果要試著回應安置機構的孩子為何無法好好讀書,我想,「創傷」足以回答大部分的疑問。
------------
「被雇主扣薪不敢吭聲」、「走投無路來按門鈴」、「積欠健保費打電話求救」、「不小心未婚懷孕」、「遇到恐怖情人」⋯⋯諸如此類的事件不斷發生,讓我們正視到不能只有社工愛她們。愛的社會網絡得織得夠密、夠廣。
假想,離園少女因未婚懷孕來到婦產科診間,A醫生說:「你結婚了嗎?怎麼年紀輕輕就懷孕?」B醫生說:「你很害怕對不對?別擔心,我們先來搞清楚懷孕是怎麼一回事。」同一件事情,接納與不接納會造成什麼樣不同的結果!
我常在想,如果每一個人都把安置的孩子、機構的孩子刻板化、問題化,這群人就會覺得:好呀,我就繼續爛下去,反正沒人在乎我。
很多的犯罪和貧窮,不會因為他被排除而更具希望感地努力,因為無論他做什麼都會被否定,反而是多一點接納,會讓孩子更有改變的動力。這也是我持續說著中途之家少女故事的原因:她們或許沒有家人,但是,大環境可以給她足夠的溫暖,我們就是她的家人。
改寫悲傷的故事比我們想像得困難也簡單。困難,因為問題背後有著盤根錯節複雜的成因;簡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付出的能力。
愛,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