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踏青;蜿蜒的女同志創作足跡》主編陳韋臻 細數80年代開始,台灣的同志影像創作與變化;另外也點出2010年後同志題材劇情片創作幾乎缺席的危機,而同一時期的紀錄片則是生機勃發。
內文節錄:
(80年代)「同性戀情」惟能透過後人捕風捉影。類似的情境亦延續至1980年代末,惟同性戀情逐漸在銀幕上形成輪廓,半是遮掩半是入櫃的女女關係現身,如1989年台灣導演黃玉珊與香港合作的《#雙鐲》(改編自陸昭環同名原著,台灣1991年上映),以及陳國富導演的首作《#國中女生》(小野編劇)。
同志電影的歷史書寫中,解嚴後的1990年代,始終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時代。台灣電影創作上,李安 的《#囍宴》(1993)摘下柏林影展金熊獎、蔡明亮 橫掃國際影展的《#愛情萬歲》(1995)、《#河流》(1997)以及林正盛的《#美麗在唱歌》(1997)獲頒坎城影展會外賽金棕櫚獎等,一部部都是國際留名之作。
1990年代的同性戀影像觀看,大致區分為兩種文化。其一為主流的窺探......另一種同性戀影像觀看的文化,相較之下,多限定在首都型年輕知識分子中。1980年代大專院校影視相關社團、電影雜誌(《太陽系》、《400擊》等)資訊,加上影展放映(金馬影展、女性影展)、台北市的MTV(太陽系、影盧,是作家邱妙津愛去的地方)、藝術電影廳(真善美劇院等),以及出租店、私下交流錄影帶等管道,培養出一批帶有國外藝術電影審美的觀眾群眾。其中如影評人李幼新(今改名李幼鸚鵡鵪鶉)致力推廣從電影中偷渡「同志」意象的解讀。
在此般複雜的文化養成中,與其言1990年代是台灣「同志電影」的蓬勃時期,更應該由另一個角度理解,即此年代以其特殊性,訓練出「閱讀」同志藝術電影──無論是察覺、解讀、分析、共鳴,或偷渡、挪用──的文化。
同志運動能量與同志電影的匯流,較明確展示在1990年代後半的紀錄片創作上:1999年 陳俊志 拍攝年輕男同志的《#美麗少年》,與李湘茹拍攝女同志伴侶的《2,1》,聯手攀上戲院銀幕;短片創作收穫頗豐,周美玲 以跨性別為題材拍出《#身體影片》(1996)、吳靜怡(吳汰紝)《#玉米火腿可麗餅》(1997)、陳若菲接連交出《#強迫曝光》(1995)、《#海角天涯》(2000);延續至2001年周美玲囊入諸多國內外影展獎項的《#私角落》,此作甚至在第四屆台北同玩節(2003年)時,直接於同志族群重要地標「新公園」(今「二二八公園」)公開放映。
2002年,易智言 導演的《#藍色大門》開響第一砲,推出了桂綸鎂、陳柏霖,微澀的青春愛情席捲年輕同志觀眾族群,也把主題曲創作者陳綺貞一把推進女同志心坎裡。2004年,陳映蓉 導演的《#17歲的天空》創下台北票房 538萬(占全年度國片票房2成),在美日港泰等地上映,電影主題曲〈我想你的快樂是因為我〉成為一個世代傳頌不衰的同志戀歌;同年,周美玲交出「同志三部曲」的首作《#豔光四射歌舞團》.....
2006年,陳正道導演的《#盛夏光年》配樂由五月天主唱阿信創作,使用許多五月天的歌曲作為插曲,劇情設定在三名青少男女之間似叛逆出走又如自我追尋之旅,年度票房突破千萬。2007年,周美玲導演的《#刺青》邀請橫跨中港台的偶像梁洛施、楊丞琳,摘下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加上當年度全球金融危機、美國電影衰退、國片票房大有斬獲,《刺青》全年台票房突破 1300萬,成為年度炙手可熱之作......
諸多台灣同志青春電影湧向院線主流大銀幕,搖身一變成為同時帶有叛逆與青春氣息的熱賣商品;非主流同志電影亦有更多管道可接近,除了持續舉辦的金馬影展、女性影展、台北電影節、純16影展 等,獨立藝術電影院亦有2000年轉型專營藝術電影的長春戲院(今長春國賓)、2002年光點台北之家陸續開館,後者更與台灣性別人權協會在2005年推出首屆「#亞洲拉子影展」,而網路發展也為此助上一臂之力。
2001年改編自杜修蘭 同名小說的《#逆女》在台視播映,是台灣電視史上首次以女同性戀為主角的電視劇;2002年公視「二十四格的電影夢」第二集中的實驗短片〈#旅行〉,以隱諱的實驗影像,紀念北一女兩位女孩;同年「人生劇展」曹瑞原 將曹麗娟的女同志經典同名小說《#童女之舞》改編於螢幕中;2003年曹瑞原再導演《#孽子》,男同性戀者終於不再糾結於1980年代的「家父」關係,以「經典男同志電視劇」囊括金鐘獎六大獎項。
2010年後,台灣以同志題材為主的類型電影幾乎消失殆盡,少數如周美玲儘管持續產製同志題材的商業片,卻因華人地區電影資金、技術人才結構的轉變,2017年正推出的《#替身》、《#偽婚男女》皆為兩岸合拍片。
而同樣在今年推出的台片《#阿莉芙》(王育麟導演)中,以原住民同志為主題,改編自真人真事,則可探見近年來同志影像創作上的嘗試轉型,跨向青春校園以外的不同社會經濟階級,結合其他弱勢議題。在這個橫項跨域的嘗試裡,以紀錄片表現最為突出。
2010年,以台灣女性移工為記錄對象的《#T婆工廠》,是由長期服務移工、倡導移工政策改革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出品,執導演筒的陳素香亦是 TIWA資深工作成員,記錄在台灣女性移工面臨企業惡意倒閉抗爭時,女同志愛侶關係的情感支撐;2013年,同樣由TIWA拍攝的續集《#彩虹芭樂》,更跨海追尋這群女同志移工伴侶離台後的身分、關係轉變,拓展台灣觀眾對東亞「同志」樣貌的認識之餘,也勾勒出新自由主義的勞動力全球遷移路徑。
2016年,拍攝短片《#我和我的T媽媽 》,再擴展為長片《#日常對話 》的導演黃惠偵,同樣是社會運動場域出身,帶著攝影機回頭觀看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僅拉出女同志媽媽的身影,勞動的女性階級、單身母親、父親家暴、民俗陣頭等,都在影片中被交錯串連,同時黃惠偵也選擇讓自己入鏡,成為另一種身分的出櫃──女同志媽媽的女兒。這部片成為 2016年的台灣影像創作之光,勇奪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在許多不同性別、性向的觀眾身上,拓展了觀看「同志電影」的視域,也埋下各社會領域之間的理解、關切與深層的同理心。
#同志電影 #女同志 #男同志 #跨性別 #LGBTQ
#寶貴的書單 #全部看完可增十年功力
#還少了一部重要的改編電視劇孤戀花
#hashtag不夠用
新活水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taiwan-lgbt-movie
看系列專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藝術.政治.性向/身份認同 https://www.fountain.org.tw/r/project/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