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文化下的出櫃意義都不盡相同,中國同志的出櫃也因政治、社會、族群等因素而有不同相應脈絡,出櫃不定是同志的必經過程,不過不斷地溝通與理解可能是推動性少數族群認同的解方之一。
報導節錄:
全國出櫃日發源於1988年的美國,後來發展到愛爾蘭、英國、瑞士等國家。創立者是美國的心理學家 Robert Eichberg 和女同性戀領袖 Jean O』Leary。當時,包括創始人在內的 LGBT 活動家,面對反對 LGBT 的聲音,不想再一味地消極回應,因此建立了出櫃日來 「變守為攻」。
有人認為出櫃是勇敢的象徵:小心隱藏多年的性別身份終於能向外張開,在白天走夜路的忐忑心情慢慢散去,首先是敢於面對自己,然後逐步地爭取朋友、家人、社會地理解和認可。出櫃對很多人來說的確需要巨大的勇氣,但另一方面,出櫃和勇敢並不存在絕對的關聯。慶祝出櫃時,我們也需要為那些選擇不出櫃的個人保留一些空間。
「出櫃」 真的那麼必須且自然嗎?香港學者周華山看到了出櫃在中國社會中可能面臨的困境,他曾提出用 「回家」(coming home)代替 「出櫃」(coming out)。他認為,中國性少數群體在出櫃時面臨著來自家庭的巨大挑戰,因為出櫃的行為和傳統的 「家本位」 思想和 「孝文化」 相衝突。而在西方社會,自由和民權是較為普遍的追求,因此出櫃也更為自如、順暢。不過,周華山在強調 「中國特色」 的同時也忽略了一個事實,每個個體都可能不同。從理論的語境中回到現實,便很容易發現,我們身邊的 LGBT 個人會有不同的個性、地位、家庭環境,他們在面對出櫃這件事時的情境也各不相同。用 「中國」 這個詞來概括他們未免太過簡單了。
中國的 LGBT 個體於是面對這樣一個情況:本土的家本位文化影響身後,另一方面鼓吹自由、自我的全球同性戀亞文化又刺激著中國 LGBT 群體的神經。兩種文化的雜糅下,中國性少數個體的身份探索相較西方人很可能更 「擰巴」。但是這種本土與世界的張力也可能帶來機遇:中國的性少數群體在塑造自我身份時,既可以與本土社會中的異性戀霸權保持距離,又不必拘泥於西方同性戀亞文化對 「合格的 gay」 的定義和要求 —— 比如,必須 「出櫃」,必須 「驕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