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節錄:
孩好書屋成立前,除了身邊親密的友人,江珮瑾鮮少主動對人提及自己的性傾向,即便是自家親人亦然。她表示,過去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好」。直到這幾年婚姻平權與性別教育議題不時引發社會衝突,有天家族裡頭本來很關心疼愛她們的一名長輩,看到壯壯身穿彩虹衣服、揮舞彩紅旗的照片,生氣質問江珮瑾怎麼能夠利用孩子?
「既然不希望別人標籤我們,那不如自己標籤自己。」在這起衝突中,江珮瑾選擇勇敢出櫃,告訴家中那名長輩,自己其實是雙性戀,曾經和同性交往過,也曾經和異性交往過。如今不過是因為相對「幸運」,遇見了理念相同,可以共組家庭的異性,因而迴避了來自社會上的歧視壓力。
「你從小看我長大,會因為知道我的性傾向就不愛我了嗎?如果真的會,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江珮瑾溫柔地問著那位長輩,試圖讓對方理解,人們不應該為了彼此間的不一樣,就輕易選擇仇恨或傷害對方。許多對同志或不同性傾向族群充滿敵意的社會氛圍,都是因為不理解而產生。
這次之後,江珮瑾很開心地看見,那名長輩雖然見面之後不會主動談及性別話題,但依舊像過去一樣對壯壯一家三口給予關心照顧,有時看到江珮瑾在社群網路張貼性別相關訊息,還會在文章底下按讚。
賴威任則表示,社會組成本就多元,沒必要非得把某些人分類。現階段的社會缺乏性別教育,造成人們從小就對與自己不同者缺乏包容。如今既然有能力作一點點事情,他希望透過孩好書屋這個場域,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性別教育,是要讓他自然理解如何尊重差異,讓社會慢慢回歸到本來就應該擁有的樣貌。
--------------
江珮瑾觀察,花蓮不像台北或其他大城市,性別相關組織很少,但這並不代表在花蓮就不存在同志。一些隱身在群體裡頭的性別少數,遇到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到哪裡尋求協助。即使在社交網路普及的年代,實體空間面對面,依然比較能夠產生信任感。
--------------
江珮瑾觀察,花蓮不像台北或其他大城市,性別相關組織很少,但這並不代表在花蓮就不存在同志。一些隱身在群體裡頭的性別少數,遇到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到哪裡尋求協助。即使在社交網路普及的年代,實體空間面對面,依然比較能夠產生信任感。
正因如此,江珮瑾決定順水推舟,在孩好書屋成立「姐跟妳聊的不只是性/別」聊天室,不定期邀請同樣關心性別議題、擁有性別認同困擾的人們互相分享經驗,書屋則會放映相關影片,或是一起閱讀性別書籍。
江珮瑾表示,文化傳統都是由人類所創造出來,每一項流傳至今的習俗與傳統,都經歷非常長遠的演進,並非靜止,而是永遠處於一步步改變中的變動狀態。或許台灣社會對同志族群的接納度還沒到百分之百,但時間會慢慢改變一切,讓人們越來越願意勇敢表達自己的性傾向,身邊家人也不會因而感覺丟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