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中國同性戀受教育權第一案」敗訴 中國平權路仍艱難(下)

引自內文:
管理障礙的背後,是根深蒂固的恐同思想。對管理者而言,同性戀者屬於挑戰傳統的少數人群,「會構成一種秩序的動搖」。同性戀群體在異性戀霸權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中,既沒有獲得知識的合法性地位,亦未獲得普遍認同,該議題在學術領域中亦是薄弱,「教科書都說你們(同性戀者)是精神病、精神變態,那怎麼說呢,都是專家學者寫的。」
在性別研究及教育方面均有經驗的學者黃海濤則認為,十年前可以在學校做的關於同志倡導的行動,現在都「不可想像」了。如今他已經離開學校,成為一名獨立評論人。
黃海濤分析,校園風氣收緊與近年來社會上平權活動「被敏感化」有關,「一旦你走出書齋,介入了社會,挑戰了權力機構,你就被敏感化了。反過來就會影響到學校的研究,你做一些論壇演講都沒關係,你在課堂上和學生開課,我覺得就變得困難了,更不用說像十年前開展彩虹社。」
以上種種,反映出同性戀群體既無法在文化層面獲得認可,更無法在權利平等層面與主流思想議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