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中大同學獲獎影片《同生.共死》 關注同志平權(網絡公民獎得主專訪之三)

同志因為沒有家屬身分,因而不能在伴侶住進加護病房時進去探望;在伴侶死後也不能以另一半身分領取骨灰。沒有和異性戀一樣有法律保障的婚姻平等權,導致同志伴侶在遇到重大事故時要承受制度上不平等所帶來的另一層傷害。
🌈 #民法圓同婚虹帖傳幸福 https://goo.gl/YwHx94
和我們一起爭取完整的婚姻與親權保障
報導節錄:
編按:《同生.共死》獲選為「2017年網絡公民獎」「年度學生網絡項目獎」的得獎項目。
《同生.共死》是一段講述同志伴侶在香港無法領取配偶的骨灰的影片,這9分鐘的影片內容發佈在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刊物 Facebook 專頁《大學線》上,獲得8,829次網上瀏覽網紀錄,迴響超出四位製作者的預期。
影片製作成員是高仲禮、劉家汝、呂美珊、賈彩雲,四人是就讀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在拍攝影片前,亦曾經撰寫過同樣有關同性戀議題的文章。接受訪問的彩雲和仲禮(Chris)回憶起四人合作的原因。彩雲笑說:「當年入學時,我們四個機緣巧合就認識了大家,當時第一份功課的要求是在紙媒上做報導,而 Chris 一直關注及曾參與同志平權運動,因此大家便決定做中小學同志老師這個議題。合作過後,這份「拍片」的功課湊巧與私營骨灰的立法會會期遇上了,我們便想在立法會正討論得熱哄哄時,令公眾知道「發生緊咩事」,無論支持與否,都要完整地知情。」
對於影片的迴響和效果頗成功, Chris 和彩雲均表示意料不及,因他們只是第一次拍攝和製作影片,當中亦遇到不少困難。Chris 說:「我們《同生.共死》內講述到1997年光仔和 Julian 的故事,光仔過身後,同居配偶 Julian 連到加護病房探病也有遇上阻撓,更談不上為光仔領取骨灰及合葬。我們把這些在香港曾發生的事呈現出來,的確花了相當長時間進行資料搜集,如舊報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